布鲁纳主张要重视儿童学习的内在动机,不宜过分强调外在动机,而应努力使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的内在兴趣,使学生免受外在奖赏的直接控制。学习动机应由外在的奖赏转为内在的兴趣,使学生养成自动、自发学习的态度,使学习真正成为内在的导向。那么,怎样唤起儿童对概念世界的兴趣呢?布鲁纳认为,主要是增加教材本身的趣味,使学生有新发现的感觉,把我们必须要说的东西转化为儿童思想的形式,等等。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材料本身的兴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而不是诸如等级或竞争等外来目标。”除了重视培养学习兴趣以外,布鲁纳还强调了两点:一是要引导学生树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脚踏实地精神;二是在教学中要把科学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通过适当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建议利用惊奇、疑虑、给问题提供多种答案、设计困境、揭示矛盾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
三、学习的准备
1.著名的“三个任何”
布鲁纳认为,我们的学校过去以过分困难为理由,把许多重要学科的教学推迟,这严重浪费了广大少年儿童的宝贵岁月。1960年,布鲁纳提出了著名的“三个任何”的大胆假设:“任何学科都能够用在智育上正确的方式,有效地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儿童”①。这在《教育过程》一书中多次谈到的不可思议假设引起了人们的广泛争议,甚至不少人对其质疑,那么布鲁纳是如何论证其论断的合理性呢?谈到这里,我们就不得不从“学习的准备”这一问题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