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权初步》介绍了建设民主政治的基本程序问题。孙中山认为:“民权何由而发达?则从固结人心、纠合群力始。而欲固结人心、纠合群力,又非从集会不为功。是集会者,实为民权发达之第一步。”因此,他在其中详细列举并说明了开会、结社、议事、讨论、表决、修正、动议的方法与程序,看似入门读物,却是为素来缺乏民主程序熏陶的民众普及实行民主的基本知识。民主的实质固然重要,但其实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程序公正所保证的,而此等程序公正往往又是被国人所忽略者,故孙中山不厌其详地介绍、推广实行民主的程序事项,实出于其对中国国情之深切了解与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的热切期望。他特别强调:“切不可因一时情面或他种理由,而设一先例,以致将来有碍一会之自由行动者。而于选举职员更宜留意,庶免蹈此弊。如有不觉中陷于此等之恶习,则速改为佳。盖先例非一成不变者也,其效力只行于未得良法之前而已;如一旦得更良之法,则当以代之也。”
虽然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提出了继续革命事业、建设民主国家的思想动员、政治构想与经济蓝图,但是,在国民党还没有全国执政权的情况下,他的设想并不能进入实践的过程,而只是停留于文字的表述。不过,这并不妨碍孙中山思想的前瞻性、进步性与可行性。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及思想解放潮流也给了孙中山以诸多鼓舞,他自认其“著书之意,本在纠正国民思想上之谬误,使之有所觉悟,急起直追,共匡国难,所注目之处,正在现在而不在将来也。试观此数月来全国学生之奋起,何莫非新思想鼓荡陶熔之功?故文以为灌输学识,表示吾党根本之主张于全国,使国民有普遍之觉悟,异日时机既熟,一致奋起,除旧布新,此即吾党主义之大成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