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医药学
清前期中国传统的医药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是传统医学理论的研讨更加深入,新的药物品种不断出现,温病学派形成等。
一、传统医学理论
在中医学理论的总结方面,《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著作占有重要地位。《内经》是战国至秦汉许多医家搜集、整理的著作,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内经》认为人体本身是一个整体,人体结构各部分互相联系;人和天地自然也是一个整体,人和自然环境密切相关。这些见解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难经》也是战国秦汉时期的著作,对《内经》中的81个问题进行了讨论,一定程度上发展了中医药学的理论。《伤寒论》是东汉张仲景所作,该书总结了伤寒等急性热病的辨证论治原则和方法。《金匮要略》也是张仲景所作,论述了内、外、妇、儿科等方面的疾病病因、治疗原则、预防方法等。上述四部中医学著作,是历代学习中医的必读著作,集中反映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22]清前期传统医学的理论发展,主要表现在对以上著述的阐释和注解方面,又有了新的进步。
张志聪,字隐庵,浙江钱塘人。从顺治朝中期到康熙朝初期40年间,他和中医界志同道合者一起,参考以往中医药文献,认真讨论,相互切磋,在此基础上,注释《素问》、《灵枢》二经,得《素问集注》和《灵枢集注》二书。在这二部书中,张志聪“集诸家之说,随文衍义”,阐明了以往许多医学家所忽略或回避的疑难问题,发展了《内经》中的理论见解。他还注释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特别是注释《伤寒论》,历时20年,多次修改才最后定稿。张志聪指出:“风伤卫,寒伤营,脉缓为中风,脉紧为伤寒。伤寒,恶寒无汗,宜麻黄汤;中风,恶风有汗,宜桂枝汤:诸说未尽当。而风、寒两感,营、卫俱伤,宜大青龙汤为尤谬。”[23]上述见解,对人们认识伤寒病及其治疗有新的启示,也是对中医药关于伤寒理论的发展。张志聪还对《本草纲目》做了诠释,本五运六气之理,阐明药性,从而发展了《本草纲目》中的某些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