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元代史学家指出: “秦王之破刘武周,宋金刚,与破薛仁杲、宗罗联方略一也。”在第二次大战役中,李世民运用“坚壁挫锐”方略更是得心应手了。当时,刘武周军陷晋阳,深入并、汾,威逼关中。因纵深千里,后方力量空虚,运输粮道过长,故急于速战速决。而唐军接连败溃,士气低沉,军事上处于劣势。
李世民率军屯于柏壁,与敌将宋金刚相持。他冷静地估量彼此强弱对比,指出: “金刚悬军千里,深入吾地,精兵骁将,皆在于此。我坚营蓄锐以挫其锋,分兵汾、隰冲其心腹,彼粮尽计穷,自当遁走。当待此机,未宜速战。”于是,李世民派遣刘弘基等人分兵汾,隰一带,以切断敌军粮道;避免主力决战, “唯令偏裨乘间抄掠,大军坚壁不战,由是贼势日衰。”经过长达五个月的相持,至敌军粮尽后撤之际,李世民乘机反攻,稳操胜券。
如果说, “坚壁挫锐”是在“吾弱当其强”的情况下采取的方略,那么,面临着“吾强当其弱”的新形势,就不能囿于过去的以守为攻的打法,而必须进行主动的大胆的攻坚战,以期尽量地消灭敌人。例如,第三次大战役开始后,由于唐王朝已经消灭了薛举父子、刘武周两个集团势力,军事上占据明显的优势,士气高昂,后方巩固,兵粮充足,李世民就及时地改变战略方针,以攻坚战为主。很快地攻陷了东都西线的战略要地慈涧,拒绝王世充的“割地”求和, “分遣诸将攻其城镇,所至辄下”,使东都陷于困境。乘胜追穷寇。在反攻中,具有连续作战的精神,不停地打击敌军,不给予喘息机会,这是李世民在战略战术方面的重大特点。